一
年
展开剩余91%最
长
夜
一
阳
初
起
时
明
日
冬
至
— 传统二十四节气 —
冬至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
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
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
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
团团自制手机壁纸,自取哦~
冬至大如年
传统二十四节气
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壹
气象科普
冬至这天,太阳虽低、白昼虽短,但是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。实际上,由于地表尚有“积热”,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时至冬至,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(民谚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”)。
贰
物候现象
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。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,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,太阳高度自此回升、白昼逐日增长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
叁
冬至进九
冬至过后,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和“数九寒天”了。所谓“数九”,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(亦有一些地方说法是从冬至算起)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依此类推;数九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此时寒气已尽。九天为一个单位,谓之“九”,过了九个“九”,刚好八十一天,即为“出九”或“完九”。从“一九”数到“九九”,冬寒就变成春暖了。
人间小团圆
传统二十四节气
壹
冬酿酒
古城苏州自古有句俗话,冬至不喝冬阳酒是要冻一夜的,当代商人套用了这一俗语,把冬阳改成了冬酿,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,于是也就有了冬酿酒的说法。旧时的苏州的冬阳酒是一种米酒,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,口味甘甜,色泽金黄,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,十分爽口怡人。
贰
汤圆
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“汤圆”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圆”。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”。冬至将至,江南习俗,汤圆为首选。非饺子之选,因汤圆圆润,象征团圆美满,正合冬至祈愿家庭和睦,生活幸福之意,对家庭团聚、生活幸福的期许。
叁
冬至团
冬至团亦称“冬至丸”。冬至节食品。流行于南方地区。由磨糯米粉,用糖、肉、菜、果、豇豆、萝卜丝等作馅,包成团制成。亦称“冬至丸”是冬至节的食品。流行于南方地区。每年冬至日(阳历12月21日前后)磨糯米粉,用糖、肉、菜、果、豇豆、萝卜丝等作馅,包成团,称作“冬至团”,并馈赠亲友。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,取团圆的意思。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。古人有诗云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
岁末良时至
传统二十四节气
《小至》
(唐)杜甫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管动飞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
《冬至日独游吉祥寺》
宋朝·苏轼
井底微阳回未回,萧萧寒雨湿枯荄。
何人更似苏夫子,不是花时肯独来。
《毗陵郡斋冬至晴寒》
宋朝·杨万里
竹屋消残半瓦霜,水河冻裂一渔航。
不须宫线量曦影,化日今年特地长。
一冬至,小团圆
挂清月,暖人间
粗茶淡饭,闲话窗前
岁安,不忘流年 甚欢
冬至快乐~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
编辑|章洛苓
文案|章洛苓
▲@所有青年,“民心工程”需要您的助力!
▲码住!双十二薅羊毛攻略来了!
▲考研倒计时一周!下一站,上岸!
发布于:北京市